健康先锋 全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 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

发布日期:2024-12-17 14:02    点击次数:81

本文转自:人民网

365建站微信二维码

中国经济微观察·“节粮减损”系列

全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 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

人民网记者 李栋 许维娜 魏青成 王晓啸

【观点摘要】

·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。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主要粮食品种的产出率,有力地保障了粮食安全。

·全谷物摄入量不足是引发慢性代谢性疾病的主要膳食风险因素,增加全谷物消费可有效降低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风险。

·发展全谷物产业可提高我国粮食资源可食化利用率,有利于促进节粮减损,服务“健康中国”战略。

365站群

悠悠万事,吃饭为大。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居民对健康的要求日益提升,同时拥有胚乳、胚和种皮三部分的全谷物能更好保留谷物中的膳食纤维、B族维生素、矿物质等,经常食用全谷物,对健康有很大好处。

初步测算,如果当前我国的稻谷与小麦按照一半加工成全谷物来消费的话,总体每年可增加近2000万吨的口粮,相当于增加了近5000万亩的“无形良田”。

日前,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、首席科学家谭斌在做客《中国经济微观察·专家谈》时表示,大力发展全谷物产业,以健康谷物消费带动节粮减损可谓“一举两得”。

365建站客服QQ:800083652

谭斌介绍,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极大地提高了大宗主食的生产力,有力保障了粮食的数量安全。“但对于营养安全,特别是膳食能量以外的营养重视程度不足,营养均衡膳食将是未来粮食安全面临的挑战之一。”

目前,我国的主食加工与消费仍然处于精米白面的精制谷物阶段,全谷物消费占比有待提高。专家介绍,以精制谷物食品消费为特征的膳食结构,一方面,造成了膳食纤维、B族维生素、矿物元素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等大量谷物天然营养成分的损失浪费;另一方面,导致天然谷物籽粒中20%~40%的可食用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,直接关系到粮食加工可食化利用率降低的问题。